阴道微生态与CIN及HPV感染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梁月娟; 曾月; 陈梦捷; 万兵; 王鹤*
来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9, 36(11): 1751-1755.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19.11.010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环境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或宫颈液基脱落细胞学检査确诊为炎性改变或CIN的患者3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n=61)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n=150),宫颈活检正常者147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阴道微生态情况,同时根据HPV感染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HPV(+)合并CIN组、单HPV(+)组、单HPV(-)组,对各组阴道微生态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IL组和LSIL组HPV阳性率明显升高(P<0. 05);LSIL组线索细胞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 05);与LSIL组比较,HSIL组和对照组白细胞酯酶(LE)阳性率显著升高(P<0. 05);HSIL组阴道pH值高于LSIL组和对照组,HPV(+)合并CIN组阴道pH值明显高于单HPV(+)组和HPV(-)组(P<0. 05)。而各组间滴虫、霉菌、乳杆菌、过氧化氢(H2O2)、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HPV是CIN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阴道pH升高可增加HPV感染的风险及CIN的发生。细菌性阴道病(BV)、LE阳性可增加CIN发生的风险。滴虫、霉菌、乳杆菌、H2O2、NAG与HPV感染及CIN的发生不相关。

  • 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