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采用前期已构建的重组菌E. coli BL21(DE3)/pET20b(+)-hic进行高密度发酵制备角质酶时发现,在高诱导强度发酵时,菌体浓度下降明显。同时,通过测定纯化重组角质酶的磷脂水解活性,考察验证了重组酶对宿主细胞的损伤作用。重组酶的磷脂酰乙醇胺活性为9. 8U/mg(NPB水解比活力为1 047. 6 U/mg),在卵黄平板出现了明显的反应圈现象。在此基础上尝试了高菌体浓度结合高诱导强度的发酵策略,以进一步提高重组酶在3L罐中的表达水平。优化后的最佳条件及结果为:OD600为75时,恒速流加0. 8g/(L·h)的乳糖溶液,发酵24h后,酶活达到最大值4 788. 0U/ml,约为摇瓶发酵酶活的28倍,与OD600为50时、流加0. 2 g/(L·h)进行诱导的发酵策略(酶活2 233. 0 U/ml)相比,提高幅度约为114. 0%,发酵时间缩短40. 0%。
-
单位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