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环境的不稳定性和生物危机的多阶段性:浙江长兴微生物分子化石记录

作者:黄咸雨; 焦丹; 鲁立强; 谢树成; 黄俊华; 王永标; 殷鸿福; 王红梅; 张克信; 赖旭龙
来源: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 2007, 37(05): 629-635.
DOI:10.3969/j.issn.1674-7240.2007.05.006

摘要

从生态系统的底层——蓝细菌和绿硫细菌出发,从分子化石角度分析浙江长兴煤山剖面的环境变化和生物危机的特点.系列2-甲基藿烷(C28-C32)指数揭示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蓝细菌的剧烈变化,蓝细菌在动物灭绝期间和期后出现多次(至少两次)繁盛,反映了生态系统和水体营养条件的不稳定性.2-烷基-1,3,4-三甲基苯系列化合物(C12-C23)指标与姥鲛烷/植烷比值(Pr/Ph)共同揭示了沉积环境快速多变的氧化-还原条件.这些分子化石参数记录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处于一种极度不稳定的环境.这种环境条件长期的极度不稳定状态与生物危机的多阶段性、生物复苏的长期性相吻合.因此,生物危机的多阶段性与生物复苏的长期性是统一的,它们都是对环境条件不稳定性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