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及牙周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86例。根据不同正畸方法分为传统托槽矫治组(40例)和自锁托槽矫治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固定矫治前,矫治后1、3、6个月牙周指数变化,以及矫治前,矫治后4、8、12周时龈沟液(GCF)量及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固定矫治前,所有患者牙龈状态均较好,牙龈边缘区未发现明显的菌斑,牙周探诊深度(PD)均<3 mm。两组患者牙周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PD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矫治后,两组患者牙周指数随着时间延长而增长,但传统托槽矫治组固定矫治后1、3、6个月时GI、PLI、SBI、PD高于自锁托槽矫治组(P<0.05)。固定矫治前,两组患者的GCF量、IL-1β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矫治后,两组患者GCF量、IL-1β和TNF-α浓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随着矫治时间延长,GCF量逐渐增多。而IL-1β和TNF-α水平前8周逐渐升高,第12周略有下降。固定矫治后,传统托槽矫治组患者矫治后4、8、12周时GCF量、IL-1β和TNF-α水平高于自锁托槽矫治组(P<0.05)。结论与传统托槽矫治比较,自锁托槽矫治由于自身结构特点,机械和化学刺激较轻,更有利于正畸患者口腔健康的维护,减少牙周炎症的发生。

  • 单位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