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的应用效果,为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选择2021年8月-2022年7月湖北省同济医院七个临床专科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8月-2022年1月为干预前组,2022年2月-2022年7月为干预后组,比较实施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联合使用重点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五项质控指标的差异。结果 整体上看,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干预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4.92%、47.12%、74.78%提升至53.02%、55.82%、82.20%,干预后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由87.68%提升至92.49%,联合使用重点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由79.00%提升至88.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专科送检率差别较大,个别手术科室质控指标未达到国家相关要求。结论 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的各项质控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应根据临床专科实际情况分别量化设定改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