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高分率影像数据的获取,火星大沙波纹进入研究视野。火星大沙波纹是一类间距为米级的风成床面形态,其特殊性反映在形态、格局、流动性及其形成过程等几个方面,然而,受限于探测资料特别是缺乏高分辨率影像资料,对其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都极其有限,导致这些特殊性被长期忽视,研究者们简单地认为其与地球上常见的沙波纹相类似。遵循地貌学思路,基于已有的有限研究介绍了大沙波纹的形态、组成物质及其形成机制,讨论了其潜在的研究意义。与普通沙波纹相比,火星大沙波纹尺度较大,脊线蜿蜒、尖锐,横截面不对称,背风坡坡度明显大于迎风坡,且背风坡具有明显的滑落或滑塌面;具有较强的移动性,以脊线的纵向延伸为主,侧向移动微弱;大沙波纹脊线具有不同走向,构成网格状格局,能够用来反演较长时段的复杂风况;具有沙波纹、大沙波纹和沙丘3级尺度风成床面形态并存的独特现象;初步探测发现,大沙波纹沉积物组成为分选良好的中细沙。目前关于火星大沙波纹的形成机制有3种假说:沙丘假说、冲击假说和流体拖拽假说,其中流体拖拽假说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火星大沙波纹不同于常态沙波纹,其独特性对总体上认识火星风沙地貌、火星环境特征及其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