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揭示了谷子抽穗期、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穗下节间长、穗颈粗、穗长、单穗重和单穗粒重9个主要农艺性状遗传规律,为相关性状的进一步遗传改良及基因定位提供参考。以高产、优质、广适品种豫谷18为母本,抗除草剂品种冀谷38为父本构建1个包含584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利用SPSS对9个性状进行统计学及相关性分析;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RIL群体9个性状进行遗传分析。RIL群体各性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离,变异系数最高的为单穗粒重17.4g,变异系数最低为生育期3.08。对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多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单穗粒重相关性最高为单穗重,其次为株高。遗传模型分析显示抽穗期、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穗下节间长、穗颈粗、穗长、单穗重和单穗粒重的最佳遗传模型分别为MX2-ED-A、MX3-AI-A、MX2-IE-A、3MG-CEA、PG-AI、MX3-AI-A、PG-AI、MX2-AE-A、MX2-DE-A,其中抽穗期、生育期和穗颈粗均存在较强的主基因效应,且主基因遗传率较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