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金川之役后,清政府仿照伯克年班之例,在四川西北和西南藏族土司地区实施了年班朝觐制度,以期实现教化土司的目标。清政府对土司年班制定了包括顶戴、夫马、口粮、筵宴、伴送、班次和贡物等方面的具体规制并严格实行,将川西土司有效纳入国家的行政治理体系。在要求土司遵守基本定制的前提下,清政府也通过按虚衔赏赐和免调等多项灵活性政策展示对土司的恩宠。清政府"恩威并施"的治边理念保障了土司年班制度的成功,川西地区保持长期安定,各年班土司主动奉调为清政府屡立战功,证实了土司年班制度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