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三束重建技术与钩钢板固定技术治疗军事训练致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91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37例;年龄21~70岁,平均47.4岁。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钩钢板固定组(45例)和三束重建组(46例)。钩钢板组应用锁骨钩钢板进行肩锁关节脱位固定,三束重建组则应用关节镜下三束重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美国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肩关节评分、喙突至锁骨距离(coracoid clavicle distance, CCD)、肩峰至外侧锁骨距离(acromioclavicular distance, ACD)等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UCL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97,P=0.104)。但各组术前UCLA评分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979,P<0.001)。三束重建组术中出血量(52.0±2.2)mL及住院时间(2.8±1.4)d少于钩钢板固定组[(79.8±5.2)mL、(3.7±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CCD、ACD [CCD:钩钢板固定组(17.1±1.8)mm vs.三束重建组(14.7±3.2)mm; ACD:钩钢板固定组(10.1±1.8)mm vs.三束重建组(8.1±2.6)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三束重建技术在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方面具有比锁骨钩钢板更好的治疗效果,其创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恢复期短,可广泛用于治疗军事训练致肩锁关节脱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