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清代名医治疗便血的用药规律。方法:对《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所载医案进行收集、整理,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建立方药数据库,统计用药频数、药物分类及药物性味归经,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 Apriori算法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叶天士、吴鞠通、王旭高、马培之、王九峰、张千里、巢崇山、尤在泾、曹柏仁、张聿青等10位名医治疗便血的医案39则,涉及方剂共39首,药物129种,总用药频数384,其中高频药物(出现频数≥4)37种,使用频数最多的是茯苓(15)。129种药物按功效可分为17类,其中使用频数位于前4的药物分类分别为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和止血药;药性以温性、寒性、平性为主;药味以甘味药、苦味药、辛味药为主;归经以肝、脾经为主;聚类分析得到有意义的药物聚类5组;关联规则分析得到7组二阶关联和10组三阶关联。结论:清代名医治疗便血注重"血病治气""见血不止血",临证多选补虚之品,以甘温健脾治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