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例、Th17相关转录因子视黄醛酸寡核受体(RORC)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变化的意义。方法 33例CML患者纳入研究[初诊15例,慢性期(CP)患者18例],健康对照15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17细胞在CMI患者外周血中的比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RORC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MI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17的浓度,分析TIh17细胞与CML及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初诊CMI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0.71±0.41)%]低于伊马替尼治疗后疾病缓解的CMI-CP患者[(4.08±0.74)%,P<0.05]和健康对照组[(3.18±1.32)%,P<0.05]。初诊的CMI患者外周血RORC基因转录水平(0.043 3±0.040 5)较伊马替尼治疗后缓解的CML-CP患者(0.086 1±0.052 3,P<0.05)和健康对照组(0.091 0±0.058 4,P<0.05)均明显降低。初诊CML患者IL-17浓度[(1.43±0.22)pg/ml]和伊马替尼治疗后缓解的CML-CP患者外周血IL-17浓度[(1.36±0.19)p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23±0.14)pg/ml,均P<0.05]。TTh17细胞的比例与CM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bcr-abl国际标准化的比值(IS)均呈负相关。结论 Th17细胞可能在CML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在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具有的潜在影响。
-
单位济南市中心医院;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