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静脉复苏同时丙酮酸钠溶液腹腔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除Sham组外,其他3组均进行失血性休克造模及液体复苏,VR组只进行静脉复苏,Lac组、PY组静脉复苏同时进行腹腔复苏,腹腔复苏液体分别为2. 5%葡萄糖乳酸钠腹透液,1. 1%的丙酮酸钠溶液。连续监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复苏后180 min,检测小肠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TNF-α、IL-6,同时取各组小肠组织做HE染色,观察光镜下小肠黏膜形态学及电镜下小肠黏膜亚细胞结构。结果复苏后10~180 min,VR组MAP均低于Lac组及PY组(P均<0. 05)。复苏后60~180min,Sham组MAP高于PY组(P均<0. 05),PY组与Lac组MAP比较,P均﹥0. 05。复苏后180 min,各组MDA、MPO、TNF-α比较:Sham组<PY组<Lac组<VR组,P均<0. 05; iNOS、IL-6比较:Sham组、PY组<Lac组<VR组,P均<0.05。PY组小肠组织在光镜下病理变化和电镜的亚细胞结构改变上较其他组均明显减小。结论与单纯静脉复苏及静脉复苏同时葡萄糖乳酸钠腹腔复苏比较,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静脉复苏同时丙酮酸钠溶液腹腔复苏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地抑制小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保护损伤的肠黏膜。
-
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