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河道的纵向连通性反映了河道上下游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能力,对区域的水资源、防洪、生态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基于西北江三角洲1958~2005年15个站点的月潮位统计数据,通过纵向连通性指标、分段线性回归方程等多种方法分析整体区域和主要河段上纵向连通性的变化特征,并结合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其成因。结果表明:(1)1958~2005年间,西北江网河区大部分河道的纵向连通性呈现明显的"先降后升"的阶段变化,变化的转折点为1982年;(2)西北江网河区纵向连通性与上游来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呈现出北江三角洲河道纵向连通性高于西江三角洲,非汛期高于汛期的规律;(3)网河区纵向连通性受到联围筑闸和河道挖沙等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影响,且河道所受人类活动的扰动越大,其连通性变化率相应也越大。研究结果可为西北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生态修复及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