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联素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作者:王雪梅; 蒲红伟; 姜涛; 魏琴; 张春; 段明军; 寿玺; 张建龙; 杨毅宁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4, 33(02): 103-112.
DOI:10.19529/j.cnki.1672-6278.2014.02.008

摘要

观察不同滴度的脂联素腺病毒载体对高脂饮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影响,以探讨脂联素抗动脉粥样硬化(AS)是否与减轻氧化应激有关。将48只健康成年12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脂联素组,高剂量脂联素组。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8周;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8周;低剂量脂联素组每两周经尾静脉注射脂联素腺病毒载体1.0×108p.f.u,实验期间高脂饮食;高剂量脂联素组每两周经尾静脉注射脂联素腺病毒载体5.0×108p.f.u.实验期间高脂饮食。实验结束后,摘眼球采血取血清,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以及血清脂联素(APN)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取小鼠主动脉血管。实时荧光定量扩增法(RT-PCR)测定小鼠主动脉血管APN,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外源性的脂联素降低了血清TG,TC,LDL-C,MDA的含量,血清SOD活性增加,上调动脉血管中APN和eNOS的表达。AS损伤面积明显减少,分别降低了26%和31%(P<0.05),脂纹区的脂滴直径降低极显著(P<0.01),随着APN剂量的增加,AS损伤逐步减轻,但是低剂量脂联素组和高剂量脂联素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减轻氧化应激是脂联素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保护机制和途径。

  • 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