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锡林郭勒盟各旗县为研究基本单元,选择深刻反映锡林郭勒盟生态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及农牧业发展水平时空分布与差异的30项指标,运用PCA法,分别从自然、农业、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等5个方面计算并提取出可代表各旗县生态经济发展状况的17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应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将锡林郭勒盟划分成5个类型区,通过地域比较优势组合形成4个生态经济类型区:生态保育与外向型经济区、能源化工业和畜牧业发展区、生态保育与生态旅游开发区以及草地农业与畜产品加工周转区.应用GIS生成生态经济类型区划分图.最后依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区位特征和资源禀赋,提出各类型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和可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