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一个来自山西省长治市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 HSP)家系的SPAST基因新变异进行分析, 进一步研究该变异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明确该家系患者的致病性原因。方法 2019年10月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收集一个HSP家系, 抽取先证者及其他8名成员的外周静脉血各2 ml, 提取血标本中的基因组DNA, 应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对先证者的痉挛性截瘫相关疾病的基因进行初步筛选, 利用HGMD、1000G、OMIM等数据库及PolyPhen2、SIFT等软件对可疑变异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利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MLPA)技术进一步筛选NGS检测后仍为阴性的患者的总缺失/重复变异, 并对可疑致病性变异位点进行家系内Sanger测序验证以便明确变异位点在该家系内的共分离情况。最后, 参考最新版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的序列变异解读指南, 对变异位点进行详细分析以明确致病性。结果该HSP家系共4代47名成员, 有10例患者, 发病年龄在2~44岁之间。先证者的女儿仅查体可见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 余患者在此基础上均表现为轻重不一的双下肢痉挛、无力。通过NGS检测技术筛出了2个可疑变异, 即SPAST基因c.10571058insCC(p.Leu354HisfsTer11)移码变异和DCTN1 基因c.2213A>G(p.Gln738Arg)错义变异。利用Sanger测序对家系进行验证, 结果提示该家系受影响的患病成员(先证者的父亲、弟弟、儿子、女儿)均检测到SPAST基因c.10571058insCC(p.Leu354HisfsTer11)移码变异, 未受影响的正常成员(先证者的妻子、母亲、妹妹、弟媳)均未检测到该变异。而该家系未受影响的正常成员先证者的母亲检测到DCTN1 基因c.2213A>G(p.Gln738Arg)错义变异, 余7名成员均未检测到该变异。另外, MLPA结果提示未发现受检者基因存在大片段变异。结论该HSP家系临床特征和基因结果均高度符合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SPG4), 遗传模式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PAST基因c.10571058insCC(p.Leu354HisfsTer11)移码变异在该SPG4家系成员中存在共分离, 是该HSP-SPG4家系患者的致病性原因, 且为新发现的变异位点。

  • 单位
    神经内科;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