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书集注》实质是朱熹穷其一生沉浸式编撰而成的民间准教材。编撰经典教材难在如何组合显性的恰当文本内容,如何聚合内隐的宽幅诠释内涵,由此保证历时性的文本诠释在当下形成共时性的稳定开放体系。朱熹以分散的先秦文本为基础,融入二程师生为主的历代学者的诠释,以复性说贯注理学思想,以章句、集注形式编撰,有效解决了教材编撰的上述难点。《四书集注》编撰成功之处,在于既采取容纳古今文本诠释于一炉的长时段组合方式,又兼及以理学贯通古今文本思想变迁的高密度聚合方式。运用符号学的历时共时、组合聚合理论对《四书集注》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建构中的传承与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