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re-TURBT)在T1期膀胱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初次诊断为T1期膀胱癌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re-TURBT分为re-TURBT组(39例)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组(45例)。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是否吸烟、饮酒、是否患高血压、肿瘤长径、部位及肿瘤是否单发、首次手术时留取标本是否包含肌层、首次肿瘤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肿瘤无复发生存期(RFS)、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及re-TURBT组术后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情况。结果两组的肿瘤复发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2% vs. 35.9%,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首次电切肿瘤≥3 cm及肿瘤病理分级(高级别)是T1期膀胱癌再次电切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TURBT组患者的平均RFS短于re-TURBT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54个月vs. 28.74个月, P=0.043), 平均PFS短于re-TURBT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85个月vs. 27.14个月, P=0.319)。首次TURBT病理结果显示, 2例升级为T2期, 1例初次诊断为低级别尿路上皮癌上升至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结论首次电切肿瘤长径≥3 cm、肿瘤分级(高级别)的T1期膀胱癌患者建议行re-TURBT治疗, 可实现更完整的肿瘤切除以及降低患者的肿瘤复发率, 同时获取更准确的肿瘤分期,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