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5岁, 孕3产1。2017年7月早孕期自然流产1次, 未查流产物染色体。2018年10月在当地医院因"孕38+周胎儿发育迟缓"剖宫产一男婴, 体重2220 g。后者因肺炎被转至外院儿科, 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智力运动发育滞后, 4个月时死亡。诉患儿通过染色体检查被诊断为猫叫综合征, 夫妻双方染色体正常。夫妻双方表型正常, 孕妇系独生女, 其父母无异常孕产史, 孕妇的丈夫有一兄, 已生育一女, 健康。此次妊娠为自然受孕, 末次月经2019年7月26日, 于我院建档规范产检, 因不良孕产史于孕19周行羊膜腔穿刺术, G显带(320条带)核型分析结果未见异常(图1)。孕23周超声发现胎儿双顶径<均值-SD, 股骨长<均值, 单脐动脉, 小脑横径<相应胎龄第10个百分位(小脑发育不良?), 室间隔回声薄弱, 双眼距略小。孕25周磁共振成像胎儿脑实质测量径线小于相应孕周, 右侧脑室宽1.0 cm(正常值上限)。于孕25+周再次行羊膜腔穿刺, 提取羊水细胞DNA, 进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检测(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结果为seq[hg19]del(5)(p15.33-p15.1), seq[hg19]dup(6)(p25.3-p23), 即5p15.33p15.1区缺失17.08 Mb, 6p25.3p23区重复14.22 Mb, 缺失范围涉及猫叫综合征的全部区域(图2)。孕妇于孕28+周被收入住院, 引产分娩一女性死婴, 身长40 cm, 体重1140 g。引产儿外观无明显畸形。胎盘病理学检查提示绒毛间质致密, 小血管淤血, 绒毛膜板中度炎, 单脐动脉。尸检结果:胎儿大小相当于平均孕龄, 心脏未见发育异常, 面部发育异常包括额头稍前凸, 双眼轻度下陷, 眼距略窄;脑部发育异常:小脑形态欠规整, 右侧脑室宽约0.8 cm, 其余脏器均见不同程度的组织自溶, 细胞肿胀, 未见明显发育异常。回顾前次患儿家系染色体结果, 夫妻双方CNV检测正常。采集孕妇夫妇的外周血样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查(探针购自美国雅培公司), 结果提示孕妇携带5号与6号染色体短臂末端的平衡易位(图3), 其丈夫未见异常。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