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总结海水环境中感染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Vv)后局部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学特点,为临床Vv感染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128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32只,分别为海水Vv菌液浸泡组(A组)、等渗盐水Vv菌液浸泡组(B组)、单纯无菌海水浸泡组(C组)以及单纯无菌致伤组(D组)。每组又随机分成0,6,12,24 h 4个不同时间组,每组8只。D组小鼠仅无菌致伤,A、B、C组小鼠在无菌致伤后按分组设计均浸泡于相应液体中45~60 min。于不同时段对各组局部肌组织及主要脏器组织进行取材、制片、HE染色和观察;采鼠尾血进行Vv的分离培养。结果A组创伤组织的损伤最为严重:0 h时,可见肌纤维变性、溶解和断裂,但炎症反应不明显;12 h时肌组织溶解坏死更加明显,肌间隙增宽,渗出及出血明显,并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24 h时,肌组织大片溶解坏死,微脓肿形成。总体来讲,Vv感染的A、B两组要比未感染的C、D两组病变严重,而组织修复过程也要缓慢。海水菌液浸泡组脱离浸泡后24 h时仍无好转趋势,并且该组部分小鼠Vv血培养结果为阳性。Vv血培养阳性的小鼠其主要脏器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以肺和肾脏的广泛出血性损伤为主。结论在海水环境中Vv经由皮肤伤口侵入后,其伤口往往表现为感染早、发展快且病变严重的特点。感染组织病理学特点为组织大片的溶解坏死和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并伴有脓腔形成;Vv可经伤口入血,引发败血症,并导致小鼠肺、肾等多脏器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