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急诊内科治疗的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无创通气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Tei心功能指数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00%,与对照组的82.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 h后HR、R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PaO2、SaO2、PaO2/Fi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12 h后MAP、CO、SVR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6 h、12 h、24 h的心功能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PAP和BiPAP两种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均有良好效果,能有效缓解低氧血症,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但BiPAP模式的使用舒适性更高,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 单位
    厦门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