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符号系统中徽州民俗图像系统的表征问题,发现其在现代消费语境下的存在状态、审美特质、内部结构与传播方式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改变。本文试图借用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解释徽州图像从民俗文化语境走入消费文化语境的条件;在安伯托·艾柯的符号生产理论的影响下提出徽州图像符号的转变路径;通过迈克·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概念探究徽州图像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存显状态;以罗兰·巴特的结构主义符号学探究徽州图像符号内在结构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