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作为观众,我对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当代草书创作现状有些感触。同时,作为书法史论研究者,我对当代创作的观察与欣赏,也会从书法史的立场多了一层执着的意味。虽然我自身的相关创作也不高明,但因为身在其中,表现出些许的忧思却是热爱之所致。广义的草书自古有之,狭义的草书则是在章草之外主要指向今草。书法史对于狭义的草书自汉魏以来是作为艺术来对待与推崇的,即它较其他书体更早摆脱了尚实尚用的立场,而表现为技艺的苦苦淬炼与本性的超然物外。从实用的立场看,草书既“非圣人之业也”,又“非常仪也”,所以,有鉴于当时“乡邑不以此较能,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