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在河北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为了掌握各项措施的实际压采效果与技术经济性,采用现场抽水灌溉试验、入户走访调查等手段,通过治理区地块与非治理区地块治理前后地下水灌溉用水量的对比,分析总结各项措施的压采效果与实施经验,并通过治理措施的投入成本与压采效果对比,研究剖析各项治理措施的技术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治理措施较好地发挥了减少地下水开采的作用,种植结构调整措施和水源置换措施减少地下水开采量超过2 400 m3/hm2;高效节水灌溉措施、水源置换措施实施初期所需建设投资较大,导致单位压采量所需投资较高,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类措施实施初期的投资相对较低,但后期单位压采量所需投资逐年增加。从压采效果、技术经济性、水源条件与超采类型及程度4个方面,对不同地区选择治理措施给出建议,为今后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