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年间陕西凤翔府由解盐改食灵盐,其主要原因在于彼时私盐横卖,其具体改食时间当是万历四十一年。凤翔府民众改食灵盐从实质上反映了其时盐业生产架构的变动,即灵盐产量的大幅提高与解盐行销区域的日渐萎缩。改食灵盐并未使凤翔府得到其所期待的便利,反而产生了诸多弊端,并对凤翔当地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弊端及其影响持续至清初仍未得到有效改善。这一盐业行销史上看似是偶然的局部格局变动,对盐业史研究而言颇具个案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