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审美意识"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从这一角度书写美学史,一方面可以避免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学史书写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另一方面也相异于新世纪兴起的审美文化史,防止陷入泛化的文化研究的泥沼,从而强调或回归美学研究中"人"的维度。朱志荣主编的《中国审美意识通史》以意象创构为明线、以生命意识为暗线,并将"美是意象"的本体论观点加以具体化,形成了一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美学史。朱志荣的本体论观点有继续商榷的空间,其对"意象"和"生命"的强调可以追溯到朱光潜、宗白华、叶朗、汪裕雄等人的理论中。同时,该书亦存在观点零散化、言说方式雷同等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