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63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7例及急性心梗死患者29例,根据斑块螺旋值对所有患者的斑块种类进行区分,所有患者在入院时进行常规取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所有患者的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v WF-cp)水平进行测定,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不良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信息,使用向后迭代法对上述因素对斑块种类的影响进行筛选,之后建立逻辑斯特模型,对经过筛选的因素对斑块种类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无斑块患者8例,易损斑块33例,混合斑块47例,硬斑块75例,v WF-cp水平随着CT值的升高而降低;年龄、体重、v WF-cp水平、家族病史、病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及不良生活习惯与斑块种类均呈正相关,为发病危险因素。v WF-cp水平的权重较高,对斑块种类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结论外周血v WF-c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关联性,v WF-cp的测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解释,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判断有所助益。

  • 单位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