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s)病变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LST病变患者100例,均行染色放大镜或NBI检查。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ESD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EMR组采用黏膜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ESD组在完全切除率、整块切除率及局部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EMR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ESD组平均手术时间较EMR组显著延长,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20mm中,ESD组整块切除率明显高于EMR组,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变﹥20mm中,ESD组整块切除率与完全切除率明显高于EMR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在治疗结直肠LST病变中整块切除率和复发率明显优于EMR,尤其适用于较大直径的病变,现已成为临床治疗结直肠LST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