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超声可视下前锯肌深面阻滞用于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优势。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拟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734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可视下前锯肌深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苏醒质量和不良反应,以及麻醉诱导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6 h (T2)、术后24 h (T3)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 (cTnT)、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T1、T2、T3时的疼痛程度评分(VAS)。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618.76±30.15) mg、(68.97±5.87)μg,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73.93±28.64) mg、(76.52±6.42)μ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16.45±4.28) min、(11.35±2.94) min、(20.87±4.98)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75±4.31) min、(12.76±2.89) min、(23.15±5.39) min,苏醒期躁动评分为(0.95±0.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0.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观察组患者的cTnI水平分别为(7.52±1.39) pg/m L、(8.31±1.32)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48±1.46) pg/m L、(9.22±1.28) 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0.19±0.05)分、(1.19±0.37)分、(1.89±0.3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52±0.13)分、(3.25±0.84)分、(2.11±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可视下前锯肌深面阻滞用于老年NSCLC患者单孔胸腔镜手术能减少麻醉药物剂量,降低对心肌功能的影响,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苏醒质量及治疗安全性。
-
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 许昌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