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平喘颗粒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

作者:丁伟伟; 徐增梅; 童佳兵; 杨程; 童祥丽; 陆梅; 李泽庚
来源:中医杂志, 2015, 56(19): 1686-1690.
DOI:10.13288/j.11-2166/r.2015.19.018

摘要

目的探讨阳和平喘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阳和平喘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及雾化吸入的方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同时应用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复制肾阳虚模型。实验第28天开始阳和平喘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按1.62、3.24和6.48 g/(kg·d)灌胃给药,地塞米松组按0.5 mg/(kg·d)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周;正常组、哮喘模型组以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采用HE染色和PAS染色分别检测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气道黏蛋白分泌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肺组织黏蛋白5AC(MUC5AC)和黏蛋白5B(MUC5B)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MUC5AC和MUC5B的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哮喘模型组肺组织可见广泛炎症性细胞浸润、气道狭窄、肺泡腔增大、气道内黏蛋白的分泌量显著增多,MUC5AC和MUC5B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哮喘模型组比较,阳和平喘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结构明显改善、气道管腔大小明显恢复,同时MUC5AC和MUC5B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P<0.01)。结论阳和平喘颗粒可能通过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和降低气道黏液蛋白分泌而达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