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发展性、独特性、独立性是学生观的基本内容,那么,如何对学生观进行本土化的演绎,使之具有中国基础教育特点呢? "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几十年来我教过各种类型的学生,面对这些丰富的'书',我一本一本认真读,一点一点学习、领悟,逐步懂得师爱的真谛,也品尝到亦师亦友的无穷乐趣."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而人所共有的便是情感,因此情感交流是实践转化的重要途径.其次,于漪提出"和谐",这是站在中国文化伦理与道德的高度,建立"个体"与"群体"的密切联系.再次,教育刻有时代的年轮,要将学生的培养当作时代赋予教育的命题,所思所想所为需有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