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探讨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9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38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60岁,年龄范围为34~76岁。173例患者均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观察指标:(1)术后并发症情况。(2)影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将P<0.1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1)术后并发症情况:173例患者中,45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6.0%(45/173)。45例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中,Ⅰ级5例、Ⅱ级31例、Ⅲa级2例、Ⅲb级3例、Ⅳa级1例、Ⅳb级1例、Ⅴ级2例。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2%(9/173)。5例Ⅰ级并发症患者中,1例发热予以退烧药处理后好转;2例切口脂肪液化予以换药后好转;1例术后呕吐给与止吐药后好转;1例胃肠功能恢复延迟,予以对症治疗后好转。31例Ⅱ级并发症患者中,12例肺部感染,其中6例仅肺部感染,3例合并胸腔积液,1例合并腹腔感染,2例合并肠梗阻,均保守治疗后好转;7例发热予以加强抗感染治疗后好转;4例深静脉导管感染,拔除导管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其中1例合并双侧胸腔积液;3例吻合口漏,其中1例合并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均保守治疗后好转;2例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合并肺部感染及胸腔积液)均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腹腔出血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肠梗阻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腹腔感染保守治疗后好转。2例Ⅲa级并发症患者中,1例十二指肠残端漏合并腹腔脓肿予以穿刺引流后好转;1例胸腔积液合并肺部感染穿刺引流后好转。3例Ⅲb级并发症患者中,1例腹腔出血再次手术后好转,2例吻合口漏均在无痛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后好转,1例合并腹腔感染,1例合并胸腔积液及腹腔感染均予以穿刺引流后好转。2例Ⅳ级并发症患者中,1例Ⅳa级因麻醉误吸导致呼吸衰竭经治疗后好转,1例Ⅳb级因吻合口漏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经治疗后好转。2例Ⅴ级并发症患者死亡,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漏、腹腔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后出现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173例患者中,并发症综合指数(CCI)≥25.2发生率为11.0%(19/173)。(2)影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是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χ2=4.275,5.057,5.463,P<0.05)。BMI、术中出血量是影响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χ2=7.517,5.537,P<0.05)。年龄、BMI、Charlson合并症指数是影响患者术后CCI≥25.2的相关因素(χ2=8.946,7.890,4.062,P<0.05)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3 cm、肿瘤部位位于食管胃结合部是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4.350,2.175,95%可信区间为1.352~14.000,1.018~4.647,P<0.05)。BMI≥25 kg/m2是影响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5.156,95%可信区间为1.120~23.738,P<0.05)。年龄≥60岁、BMI≥25 kg/m2、腹部手术史是影响患者术后CCI≥25.2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30.928,3.557,6.009,95%可信区间为1.485~644.19,1.082~11.691,1.358~26.592,P<0.05)。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为以肺部相关并发症的Ⅱ级并发症较多。CCI能够更好地预测术后严重并发症危险因素。肿瘤直径≥3 cm、肿瘤部位位于食管胃结合部是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BMI≥25 kg/m2是影响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0岁、BMI≥25 kg/m2、腹部手术史是影响CCI≥25.2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