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在儿童单椎板入路选择性神经后根离断术(single-level 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 SL-SD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行SL-SDR手术、且全程进行BIS监测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期间是否发生肌电干扰, 将患儿列入肌电干扰组(D组)和无肌电干扰组(N组), 收集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脑瘫类型、术前粗大运动功能分级、静脉麻醉维持方案以及药物剂量、神经根阈值比等;同时收集D组患儿自神经电生理刺激开始至首次出现肌电干扰期间的BIS值和N组患儿自神经电生理刺激开始至刺激结束期间的BIS值,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3例SL-SDR患儿, 其中D组22例, N组21例。两组一般情况、脑瘫类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麻醉方案及剂量、阈值比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BIS值(53.4±7.2)明显高于N组(46.1±9.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89, P=0.00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SL-SDR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期间的BIS值是发生肌电干扰的独立风险因素[OR值=1.154、95%CI(1.035~1.287), P=0.01]。结论 SL-SDR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期间BIS值是发生肌电干扰的独立风险因素, BIS值≥51可作为预测发生肌电干扰的指标。
-
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