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Shannon-Wiener’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对39个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菌株的17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研究毛头鬼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39个毛头鬼伞菌株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0~1.67,菌盖颜色和菌柄形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小,菌盖宽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大;5个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大的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5.44%~26.23%,所有数量性状变异系数都大于10%,变异程度较高。菌丝长势、菌盖顶部凸起、菌盖鳞片数量、菌盖颜色、菌盖顶端颜色等14个性状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Q型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1.55处将供试菌株划分为5大类群,第Ⅰ类群菌株特征为菌盖鳞片数量少;第Ⅱ类群菌株特征为菌柄膨大位置为近基部;第Ⅲ类群菌株特征为菌柄形状为近棒状;第Ⅳ类群菌株特征为子实体长度长,采收期晚;第Ⅴ类群菌株特征为菌盖颜色为浅黄色。R型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1.81处将农艺性状划分为2大类群,第Ⅰ类群包含12个性状,菌柄形状与子实体的菌盖与菌柄的相对位置相关性明显,其他性状之间相对独立;第Ⅱ类群包含5个性状,性状间相对独立。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7个性状选取前6个主成分,前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0.64%。根据特征向量的绝对值和主成分贡献率大小,从17个性状中选取菌柄形状、菌柄膨大位置、子实体采收期和菌盖鳞片数量4个影响力较大的性状作为评价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各种种质资源综合得分范围为-0.75~1.77,综合得分较高的5个毛头鬼伞菌株可作为优质种质资源进一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