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对人体肩胛骨喙突的形态学进行分型,为临床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从四川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选取500例肩伤患者,并最终筛选出300例作为受试者,包含右肩159例,左肩141例,收集受试者的肩胛骨CT扫描图像以及三维重建结果。观察受试者喙突CT扫描图像的基本形态特征,并对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包括喙突尖端的最长水平距离以及其中点的厚度(cd, pp’),喙突肩胛骨上部到基底部的距离以及其中点厚度(mn, kk’),喙突尖端顶点到喙突基底部端点的距离(ab),喙突折返部的最长水平距离(ef),以及as的距离(点s是点a向mn做垂线的交点),hj的距离(点h、j分别是是喙突基底部与折返部重合的内外交点)和ik的距离(点i是点k向mn做垂线与喙突折返部的交点)。结果 根据其喙突的基本形态特点将其分成5种类型,包括花生型占29.7%,短棒型占27.4%,瓜子型占12.6%,长棒型占17.0%,楔型占13.3%。通过数据比较发现,左侧的距离ef与距离hj均大于右侧,P<0.05。各型比较距离cd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瓜子型在点p厚度pp’、距离ab、as对比中,和花生型、楔型、长棒型、短棒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点k厚度kk’对比中,瓜子型与其他4种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距离ab对比中,短棒型对比其他4种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喙突的形态学分型,能为临床上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