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基施不同分子量改性聚天门冬氨酸(PASP)尿素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田面水氮素变化的影响。【方法】以辽宁省水稻高产区辽河三角洲为试验区域,基于减量施氮情况下,将不同分子量改性PASP与尿素进行复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基施不同分子量改性聚天尿素对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水稻氮吸收利用及生长影响;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基施不同分子量改性聚天尿素在稻田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大颗粒尿素处理相比,不同分子量改性聚天尿素处理降低了田面水氮素浓度,尤其在施基肥后第3天,分子量7 500、10 000和12 500的改性聚天尿素处理田面水NH4+-N浓度较大颗粒尿素处理显著降低了24.54%~56.66%。其中分子量10 000的改性聚天尿素处理的田面水NH4+-N浓度较分子量7 500、 12 500和14 700的改性聚天尿素处理显著降低了36.84%~45.67%。施用分子量10 000的改性聚天尿素能促进水稻生长,提高养分吸收,使水稻产量增加8.22%,籽粒、秸秆氮吸收量显著增加36.47%和62.39%,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38.31个百分点。【结论】通过对以上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表明基施改性聚天尿素效果优于大颗粒尿素,且尿素添加改性PASP的最佳分子量为10 000。推荐辽河三角洲稻区应用分子量10 000的改性聚天尿素。
-
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环境资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