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早产儿出院后校正年龄1岁内生长发育迟缓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ICU)住院治疗且正常出院的90例EUGR早产儿。对90例EUGR早产儿在校正年龄1岁内进行定期随访,测量体质量、身长、头围等,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如喂养情况、疾病情况、前白蛋白量、元素锌含量等,分析出院后EUGR早产儿校正年龄1岁内生长发育迟缓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t检验比较生长发育迟缓患儿和非生长发育迟缓患儿母亲年龄、出生体质量、出院体质量、胎龄、住院时间、达完全肠内营养时间、血前白蛋白、血锌等指标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生长发育迟缓患儿和非生长发育迟缓患儿双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胎膜早破、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窒息、剖宫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应用有创呼吸机、贫血、感染等的发生情况以及不同喂养方式的差异。对生长发育迟缓的高危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EUGR早产儿随访时间点为校正年龄1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为90例、86例、70例,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分别为48.9%(44/90)、30.2%(26/86)、17.1%(12/70)。在校正年龄1个月时,与非生长发育迟缓患儿相比较,生长发育迟缓患儿IUGR、NRDS、BPD、应用有创呼吸机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6,P=0.001;χ2=7.479,P=0.006;χ2=14.407,P <0.001;χ2=10.500,P=0.001);出生体质量、出院体质量、胎龄、血前白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5,P <0.001;t=-3.522,P=0.001;t=-2.047,P=0.044;t=-2.312,P=0.023);住院时间、达完全肠内营养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7,P <0.001;t=2.840,P=0.006);在喂养方式方面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0,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生长发育迟缓与达完全肠内营养时间(P=0.040)、IUGR(P <0.001)及BPD(P=0.011)有显著相关性。在校正年龄6个月时,与非生长发育迟缓患儿相比较,生长发育迟缓患儿IUGR、NRDS、BPD、应用有创呼吸机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74,P=0.004;χ2=12.613,P <0.001;χ2=24.398,P <0.001;χ2=12.662,P <0.001);出生体质量、出院体质量、胎龄、血前白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9,P <0.001;t=-3.211,P=0.002;t=-3.405,P=0.001;t=-2.636,P=0.010);住院时间、达完全肠内营养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1,P <0.001;t=3.095,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生长发育迟缓与出生体质量(P=0.013)、IUGR(P=0.001)及BPD(P=0.022)有显著相关性。在校正年龄12个月时,与非生长发育迟缓患儿相比较,生长发育迟缓患儿IUGR、NRDS、BPD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44;χ2=5.737,P=0.017;χ2=8.393,P=0.004);出生体质量、胎龄、前白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2,P=0.002;t=-2.271,P=0.026;t=-3.509,P=0.001);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3, 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生长发育迟缓与IUGR(P=0.040)及BPD(P=0.003)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NICU出院的EUGR早产儿是一组特殊的高危人群,IUGR、BPD是出院后发生生长迟缓的持续危险因素。

  • 单位
    泰安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