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等离子体增强催化机理,构建等离子体流体动力学模型。此模型主要考虑47种粒子和包括气相反应和催化剂表面多相反应在内的379种反应,可有效实现电场强度、电子能量、电子密度等多种氨合成产量影响关键参数分析,并从外加电压、初始氮气和氢气比例、催化剂材料表面活性位点数3个角度分析氨合成产量影响因素,进而获取最佳参数值。另外,为进一步验证等离子体流体动力学模型有效性,研究中将基于模型所获取的氨合成产量影响因素最佳参数值应用于工程实践,确认氮气产量可提升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