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论去殖民性》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充分探索了"去殖民性"核心主题,其研究方法与后殖民的理论和学术路径有所不同。米格诺罗极具原创性地将殖民性概念重构为"殖民权力母体",并联系"去殖民化"等相关概念,借助奎杰罗的认识论重构思想以考察"去殖民性",但其构想宽泛且模糊,较少涉及殖民化产生的原因和物质存在方式,因而应从词源学和概念视角重新思考"去殖民性"概念及其实现的可能性。沃尔西则聚焦于"去殖民性"的实践和运用层面,但她提出的在西方文明裂缝中开展去殖民运动的建议有其局限性。此外,两位作者指出殖民性难以消亡的原因在于它和现代性的紧密联系,可对其进行补充:殖民性深深植根于跨文化的"文化无意识"。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