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字未必是适应人之超越追求的需要而被创造出来的,但超越追求却是文字所代表的文化所以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在中国文化中,作为主体的儒道两家固然存在许多不同,而不同的超越性指向无疑代表着两家借以区别的一个分水岭;至于外来的佛教,又因为其特殊的超越路径从而与儒道两家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三教"。于是,从"三教"的"并行"到"融合"也就成为隋唐以降中国文化的主旋律,所谓宋明理学便是"三教"融合的产物和表现。因而,对于作为中国文化之主体的宋明理学来说,其超越追求无疑既会表现出"三教融合"的特色,同时也必然蕴含着儒之为儒的根本特征——从张载到王阳明的形上追求以及其从"虚气相即"到"知行并在"的指向,就可以被视为儒家超越追求及其现实落实的典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