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课程体系结构是课程建设的“主体工程”,好比树干一样决定着课程的定位和发展。笔者所在校“五美课程”正是涵盖了人文社会、体育健康、生活实践、科学技术、艺术审美五大类的课程体系,它是与社会生活融合的产物,完美契合“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特色课程是“树冠上”的树叶,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有力推手,它们承载着为新时代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提升学生学习力、生活力、自治力和创造力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产物,全方位体现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观。[1]因此,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课程本身都需要高质量的区域资源来支撑。而充分挖掘区域资源就需要课程建设者像植物的根系一般,深吸土壤中可供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同时筑牢滤除有害物质的屏障。同理建设高质量的特色课程也必须满足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的共同诉求,从多个维度筛选区域资源,为特色课程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2]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