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建立滩羊骨骼肌卫星细胞(Skela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SMSCs)的体外培养体系,并探讨在成肌和成脂诱导分化过程细胞形态、标志基因表达等变化规律,该试验采集10日龄健康滩羊(公羔)腿部肌肉组织,用I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分离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并进行成肌和成脂诱导分化。采用qRT-PCR检测成肌分化基因(Pax7、Desmin、MyoG)及成脂分化关键基因(PPARγ、C/EBPα、FAS)mRNA在诱导前、后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1)SMSCs在酶消化法分离后约9 h后开始贴壁,呈现为小梭形与不规则三角形。经传代后,细胞呈现梭形及不规则三角形,可见部分融合细胞,折射率增加;培养过程中发生更多融合,细胞长梭形且平行排列紧密,呈长管状;(2)细胞接种后的潜伏期为0~4 d,此时完成贴壁和伸展;4~6 d进入对数生长期,增殖迅速;第6天开始进入到平台期,细胞增殖缓慢;(3)SMSCs成肌诱导分化第8天,明显观察到细胞核和肌管;成脂诱导第8天时细胞内沉积大量脂肪滴,油红O着色呈明显红色;(4)SMSCs成肌诱导第8天Pax7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为诱导第0天的0.08倍;MyoG和Desmin在诱导第8天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分别是诱导第0天的11.03倍和5.48倍。SMSCs成脂诱导分化第8天与诱导第0天相比,PPARγ表达量增加,差异不显著(P>0.05);而C/EBPα和FAS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表达水平分别提高5.51倍和2.01倍。该研究成功分离滩羊骨骼肌卫星细胞,并具有较强成肌和成脂分化能力,为滩羊骨骼肌的发育及再生机制提供了可靠的细胞模型。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