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明食用菌菌糠营养组分,为实现菌糠饲料高价值开发利用及推动牛羊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方法】从贵州毕节、黔南、黔西南、安顺等地采集金针菇、海鲜菇、平菇、香菇和灵芝食用菌菌糠样品,分析不同食用菌菌糠的营养组分及含量,并采用回归方程预测不同菌糠的能值和相对饲用价值。【结果】5种食用菌菌糠营养组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干物质:林芝(39.99%)>香菇(36.68%)>海鲜菇(30.48%)>平菇(28.67%)>金针菇(24.89%);粗蛋白质:金针菇(12.99%)>海鲜菇(11.89%)>平菇(10.19%)>香菇(7.53%)>灵芝(6.12%);游离氨基酸:金针菇(9.97 g/kg)>平菇(5.49 g/kg)>海鲜菇(5.37 g/kg)>灵芝(1.04 g/kg)>香菇(0.91 g/kg);中性洗涤纤维:灵芝(78.97%)>香菇(76.08%)>海鲜菇(72.31%)>平菇(71.31%)>金针菇(67.97%);酸性洗涤纤维:灵芝(55.74%)>香菇(51.90%)>平菇(48.26%)>海鲜菇(46.84%)>金针菇(42.33%);不同地区同种食用菌菌糠的营养组分含量总体一致性较好。相对饲用价值金针菇菌糠的消化能和增重净能值较高,分别达8.75 kJ/g DM和2.23 kJ/g DM;海鲜菇和平菇菌糠次之;香菇和灵芝菌糠较低,相对饲用价值预测模型具有类似结果。【结论】贵州地区不同食用菌菌糠的干物质、粗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纤维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金针菇菌糠的饲用价值较高;海鲜菇和平菇菌糠次之,在养殖业应用上需与其他原料组合使用。
-
单位动物科学学院; 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