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两种不同波长自身荧光和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观察

作者:张鹏; 王海燕; 张自峰; 苏晓娜; 孙董洁; 朱锦亭; 李娟; 王雨生*
来源: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5, 31(03):  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两种不同波长自身荧光和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观察-中国知网.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眼短波长自身荧光(SW-AF)、近红外自身荧光(NIR-AF)、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急性CSC患者76例8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 男性50例56只眼, 女性26例26只眼。平均年龄(41.32±7.37)岁。平均病程(0.47±1.73)个月。均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NIR-AF、SW-AF、SD-OCT检查。对比分析同一患眼的NIR-AF、SW-AF、SD-OCT及FFA的影像特征。结果 SD-OCT检查结果显示, 所有患眼均存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脱离病灶, 且与FFA检查所见的RPE渗漏部位相对应。RPE渗漏部位NIR-AF表现为局灶性弱荧光, SW-AF则表现为正常荧光。所有患眼视网膜神经上皮盘状脱离区域NIR-AF亮度较周围正常组织减弱。SW-AF表现为与视网膜神经上皮盘状脱离范围一致的弱荧光75只眼。FFA检查结果显示, 82只眼中, 除RPE荧光素渗漏外, 可见簇状透见荧光45只眼。NIR-AF表现为与FFA检查所见的簇状透见荧光形态、范围一致的弱荧光45只眼。SW-AF表现为与FFA检查所见的簇状透见荧光形态、范围一致的弱荧光27只眼;弱荧光范围及数量较NIR-AF明显减少18只眼。结论急性CSC患眼均存在局限性RPE脱离;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区、RPE脱离区及RPE脱色素区NIR-AF均呈现为弱荧光;多数患眼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区及RPE脱色素区SW-AF呈现为弱荧光。

  • 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 西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