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9年河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分析

作者:张群群; 刘颖; 周瑞敏; 杨成运; 钱丹; 李素华; 张红卫*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 32(04): 374-379.
DOI:10.16250/j.32.1374.2020180

摘要

目的分析2015-2019年河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情况,为开展消除疟疾后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19年河南省疟疾病例信息,对其诊断方式、诊断机构、诊断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河南省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952例,所有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疟疾快速诊断试纸条(RDT)阳性检出率为98.61%(779/790),高于镜检检出率(94.22%,897/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73,P<0.05)。输入性疟疾病例在医疗机构诊断的比例由2015年的65.22%(120/184)升至2019年的81.50%(185/227)。238例在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诊断的输入性疟疾病例中,71.01%(169/238)在县级疾控机构诊断;704例在医疗机构诊断的输入性疟疾病例中,仅8.38%(59/704)在县级医疗机构诊断。输入性疟疾病例从发病到确诊中位时间为3 d,其中从发病到初诊中位时间为1 d,各年从初诊到确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56,P <0.05),其四分位数间距由2016年的4 d缩短为2019年的2d。输入性重症恶性疟病例从初诊到确诊中位时间(2d)长于非重症病例(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557,P <0.05)。结论医疗机构在河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发现和监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县级医疗机构诊断水平仍较低;应提高其诊断意识和能力,从而在消除疟疾后监测工作中发挥哨点医院作用。

  • 单位
    公共卫生学院;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郑州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