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壤环境问题,特别是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已逐渐成为环境科学界研究热点.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常用的土壤重金属全量监测方法及原理的基础上,对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异位监测方法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高光谱分析技术、环境磁学技术及生物技术等原位监测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重金属全量监测方法中,异位监测测量精度经历了从mg·L-1到μg·L-1再到ng·L-1的发展历程,且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人机友好交互、虚拟现实、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等新技术的巨大进步,势必会朝着自动化、低成本以及更高的精度方向发展;原位监测中,环境磁学技术只能针对某类土壤中某种重金属达到ppm的测量精度,高光谱技术、生物技术依旧处于大面积估产、实验室模拟阶段,其关键问题是推广性差,为了满足研究需求,该法势必朝着高普适性,高推广性方向发展.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