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5年本院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保守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IMN的患者183例,收集患者基线临床病理资料,每例患者至少随访12个月。血清白蛋白<30 g/L,24h尿蛋白量>3.5 g定义为肾病综合征。IMN患者分为肾病综合征组和非肾病综合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保守治疗或免疫抑制治疗疗效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1)IMN占本院肾活检病例的11.1%,平均年龄57岁,男性占59.6%。(2)与非肾病综合征IMN患者比较,肾病综合征的IMN患者年龄大,发病至接受肾活检的时间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血清肌酐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低(均P<0.05)。(3)非肾病综合征IMN患者保守治疗65.7%有效,34.3%无效,无效患者三酰甘油高于有效患者(P=0.019),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肾病综合征IMN患者免疫抑制治疗81.2%有效,18.8%无效,肾活检时低血清白蛋白是免疫抑制治疗效果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02,95%CI:1.0031.440,P=0.046)。(5)肾病综合征IMN患者保守治疗55.5%有效,44.5%无效,肾活检时低血清白蛋白是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29,95%CI:1.0472.536,P=0.023)。结论 IMN检出率逐年上升,但轻中度患者保守治疗的缓解率仍然不低。对于非肾病综合征患者,高三酰甘油可能是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预测指标;对于肾病综合征表现者,无论免疫抑制治疗还是保守治疗,低血清白蛋白是其疗效不佳的预测指标。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