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脑、脊髓损伤(brain and spinal cord injury,BSI)是临床神经内、外科常见的神经疾病,在临床上呈增多趋势;随着医疗技术和诊疗水平的进步,BSI的临床治疗进步显著,但要达到较好的功能康复仍任重道远。深入研究BSI的发生机制,推进其转化医学及生物治疗研究是临床工作者和科学家需要共同努力和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综合现有知识考虑,BSI的未来治疗不仅要考虑因外伤致神经元和突起损害引起的功能障碍,而且要考虑诸多细胞因子如炎症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等发生改变对疾病的调控、转归及预后影响等。而如何在损伤所致复杂的分子网络中找到关键点进行干预治疗,促进转化医学研究是中枢神经损伤生物治疗的前进方向。本专题探讨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BSI后的变化,以及不同干预条件如针刺、细胞移植、药物与激素治疗对BDNF表达的影响;随后通过BDNF转基因释放技术探讨BDNF对损伤脊髓的治疗作用,从而为BDNF用于临床治疗的转化医学研究提供新思路。即从临床(Bedside)获取科学问题,然后回到基础研究(Bench)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再回到临床(Bedside)进行应用实践的转化医学进程。对医学研究而言,只有将基础和临床有机结合,重视基础,面向临床,才能为患者提供当前最好的综合治疗,才能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推动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这是医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和方向。
-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