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介入置管溶栓治疗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有急性症状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抗凝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过渡口服华法林),试验组则采用肠系膜上动脉介入置管溶栓+口服华法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指标的变化,以及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治疗7 d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长/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PT长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P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白蛋白(AL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ALT、AST、AL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过渡口服华法林治疗方案相比,肠系膜上动脉介入置管溶栓+口服华法林治疗对改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的肝功能效果更好,且不增加对凝血功能和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率的影响,可以作为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方案之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