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延安市2011—202年的冰雹观测资料,对延安市冰雹灾害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出新的延安市冰雹影响路径。结果表明:延安市2011—2020年间年均冰雹日23.2 d,成灾日11.5 d,成灾率达49.6%。2015—2017年为冰雹高峰期,年均冰雹日34.7 d,灾害最多年份为2016年和2015年,2年冰雹灾害出现次数占灾害总次数的34.8%。冰雹最早出现在3月,最晚出现在10月。6—8月为高发期,其中7月最多。一日中,15:00~18:00为冰雹出现的高峰时段。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南部县区出现冰雹的次数明显高于西部县区和北部县区。延安市冰雹发源地主要有3个:白于山北源地、子午岭西源地、黄龙山南源地。共形成6条冰雹影响主路径,分别为白于山北源地3条、子午岭西源地2条、黄龙山南源地1条,白于山路径占比达76.7%,子午岭路径占比16.3%,黄龙山路径占比7.0%。